“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重要概念,其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也是中国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这一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和担当,对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准确地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概念译介给国际社会,是一个具有迫切实际需求的问题。
新华社最早将之译为Modern Chinese civilization,并被中国政府网站、人民网、《中国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采纳,随即被国际各大媒体所转载、引用,目前这一翻译在英语世界中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但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国内主流媒体如《中国日报》开始启用新译文modern civilization of Chinese nation。这两种译文都能表达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含义,但在语言形式和文化内涵上却存在着显著差异,从而可能导致不同的传播效果和国际形象。因此,有必要对这两种译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揭示其中所蕴含的译介张力。在此之前,先要厘清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原生内涵和特色。
(资料图片)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中华文明的历史性转型和未来性展望的高度概括,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定位和目标要求的深刻阐释,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和精神动力的深刻揭示。
在语法结构和语义关系方面,“中华”和“民族”构成一个复合名词,表示一个具有共同血缘、语言、文化、历史和地域的人群,两者指代同一个对象,但又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其特征。“中华”强调了民族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民族”强调了民族的现实存在和政治主体。“现代”和“文明”之间是定语修饰关系。“现代”既可以理解为时间上的现代,即与过去或传统相对的当下时代,也可以理解为质量上的现代,即与落后或原始相对的先进水平。而“文明”则表示一种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总和,作为中心词,反过来中和“现代”与“传统”的对立性,揭示其传承关系。最后,“中华民族”和“现代文明”之间既是修饰关系,又隐含一种主谓关系,即前者是后者的主体或创造者。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四个常用词语之间没有任何连接词,形成了一个紧凑而深邃的概念,表达了中华民族在当今时代所创造、所拥有、所追求的文明形态,在中文世界是一例话语创新的典范。
下面我们来看现有的英译情况。Modern Chinese civilization的优点在于简洁明了,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也保留了原文的核心概念,即中华、现代和文明。因此这一翻译很快被英语世界接受并为西方主流媒体所广泛使用。但其忽略了原文的一些内涵和细节,如“民族”一词的缺失,导致对中华民族的多元性、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规律等没有体现。另外,为了照顾英语词序,其将“现代”作为一个修饰语放在“中华”前面,改变了原概念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此外,Modern Chinese civilization这一说法早在1929年英语世界就有以此为题的专著出现,此后逐步成为指称中国近代或现代文明发展形态的一般性称谓,被国内外学界和媒体广泛使用,因此无法突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概念的话语创新。
相比之下,modern civilization of Chinese nation这个翻译比较直接,保留了中文概念中所有的关键词汇,没有增减任何信息,也没有使用过于复杂或模糊的词汇,能够反映出源语言的基本含义。虽然没有前者简洁,但同样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此外,这一表达在英语世界中是首次出现,可以体现话语创新的一面。
不过从文化适应性上看,这个翻译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首先,“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在英语世界尚没有一个固定或普遍接受的对应词汇。Chinese nation既可以理解为作为民族的中国人,也可以理解为作为国家的中国,但汉语中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包含56个民族,有着共同历史、文化、信仰、价值观等方面联系的多元一体概念,它既强调了民族统一性,又体现了民族多样性,而Chinese nation可能会让外国读者误以为只指汉族或者只强调国家层面的统一性。其次,modern civilization这个概念在英语中也有不同的理解和评价。在西方社会,“现代文明”的潜台词就是西方的文明,此即萨义德所谓“东方主义”的要旨。因此,modern civilization of Chinese nation可能会让外国读者产生一些误解或偏见,认为中国是在模仿或追赶西方的文明,而不是在创造自己独特的文明。
综上所述,Modern Chinese civilization和modern civilization of Chinese nation这两种英译的译介张力主要表现在简洁性、忠实性、文化适应性和话语创新性这四个方面,并因此显示出各自的优缺点。可以预见,未来在英语界还将出现更多针对这一概念的新的译介尝试,在针对其他语种的对外译介方面情况同样如此。为此,我们应当尽快制定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概念的对外传播策略,将国际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作者:张鋆良(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